哪些结构最容易被锈蚀呢?那些常常暴露于充足的水气和氧气或者包含氯的除冰盐环境下的结构最容易被锈蚀。这些盐分被暴露的混凝土结构所吸收,侵入内部到达钢筋,造成钢筋锈蚀。
开始于底部的锈蚀现象比较容易发现,因为通过锈蚀斑迹和浸渍盐留下的白色残余物可以观察出来。但是可视的迹象并不是总能呈现出来,比如在饱和氯化物环境下,如果锈蚀产物能够分散的进入混凝土孔隙中,锈蚀的体积并不能完全增长,开裂和剥落的迹象就看不见了。当看到有裂缝、剥落或者锈蚀斑或当锈蚀发展到底部的钢筋或者在板和梁之间出现脱离等这些可视的线索出现时,对结构耐久性来说就有点晚了。
对暴露于空气的混凝土结构建议在施工完成后就进行耐久性保护的施工,比如使用筑致杰清水混凝土保护剂系列产品,既美观又耐久。
那么对没有做过保护的混凝土怎样才能有效地检测锈蚀现象呢?一个办法就是对混凝土取芯以及通过对已经锈蚀的钢筋和剥落层进行可视检测。也可以通过非破损性的检测方法检测,破坏的程度以及剥落层的面积可以通过相关的设备检测来确定。还可以用化学分析检测法来测量氯化物和硫化物的浓度,帮助确定是否已经发生了看不见的锈蚀现象。
氯化物浓度可以通过混凝土取芯并且对其进行分析来测得,还可以通过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粉末进行测定。但对于氯化物浓度,没有确定的数字表明钢筋的锈蚀从什么程度就一定会开始。同样可以测定混凝土取芯的比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含孔率、吸收率、裂缝情况,所有这些对于确定结构健康状况都是有用的。
还有一个因素需要考虑,那就是碳化。当碳化作用降低了混凝土的pH值时,导致锈蚀所需的氯化铁的浓度就会降低,就更容易出现钢筋锈蚀。
测量氯化物浓度不能局限于混凝土表面,通常来说,由于干湿效应的结果,氯化物由最初集中在表面通过沉淀并逐渐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因此,如果氯化物浓度在混凝土表面有所下降,那么氯化物就有可能已经从外面转移到了混凝土的内部了。
氯化物的来源多种多样,为了增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在设计、施工、维护的过程中,提前做规划、预先做保护、定期做检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