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没有哪种涂层材料可以达到所有的应用目的,不同的材料可以按需选择,如硅树脂、环氧、丙烯酸、水性氟碳类等。每一类中还有一系列不同产品,因而听取可信赖供货厂商的建议是十分重要的。这里主要说的是针对清水混凝土保护的硅树脂涂层体系。
在清水混凝土保护中,涂层对象是混凝土,我们选择硅树脂涂层的依据是让湿气能从混凝土中慢慢逸出,不会使混凝土表面附近的水达到饱和态,这样防止冻融。同时水不能从涂层外面进入混凝土,减缓碳化和钢筋锈蚀。
施工中技术人员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基层状况及结构使用环境情况,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一、与涂层成功与否相关的混凝土性能状况有:
1、孔隙率。孔隙率影响涂层的覆盖率、界面粘结和“表面针孔”。在遇到多孔性基层时,可根据情况进行底涂,这是一条很好的经验;
2、湿含量。为保证涂层与混凝土面有一定的粘结,使混凝土保持低湿度和干燥表面是十分重要的。若混凝土含有大量水,湿气就会迁移到表面上引起水气泡,破坏涂层膜。不过,水基乳液对基层的干燥程要求比油性涂层要低;
3、表面污染情况。混凝土表面情况是保证涂层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混凝土表面上有残余的养护剂、油、灰尘和浮浆,涂层就不可能均匀。界面上因此产生的高应力会使涂层脱落。所以基层处理很重要。
二、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主要有:
1、涂层是连续还是间断地暴露在湿气中。有些混凝土结构使用中,水可以从外部不断地渗入。此时,混凝土含有的一些盐就可能迁移到表面上产生盐霜泛白。这种盐析出结晶后聚集在涂层下面,会破坏涂膜,并使之与基层脱离。因此,表面上有盐霜出现时,单独涂层不是有效的保护方法,可以用渗透+涂层的组合应用;
2、是否有磨损、程度如何。磨损程度和交通情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影响对涂层的选择。清水混凝土保护涂层不建议用在有磨损的环境
3、温度波动。温度起伏过大也会对涂层性能产生影响。温度的快速改变导致混凝土及涂层变形,对于脆性涂层,可能会无法象柔性涂层那样适应这种变化。
理想中的清水混凝土是脱模后不做任何处理,且表面平整、色差小、气泡小且少等等.....但由于设计师、业主等个性选择的差异以及施工水平的差异,让实际施工的清水混凝土表现效果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对于清水混凝土保护涂层体系的方案有两种:
1、纯渗透型保护剂。基层很好,平整度和色差情况满足清水要求,这种情况只要渗透型保护剂就可以;
2、渗透+成膜。基层有缺陷的,修补要越少越好,要保障硅烷底漆的用量符合设计及产品要求,涂层成膜材料要均匀无漏涂。基层的色差可以通过色差调整剂调整,工序放在底漆之后。